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锋纤往来 铁点银钩 ——论阎景山先生书法艺术

2021-03-09 来源:时代艺术网 责任编辑:编辑部 点击:

分享到:

    纵观当代书坛,习书者总是习惯于推崇王羲之或颜真卿等人的书风,但每当其落笔时,所作的作品又会变成江湖的路子,如此言不由衷,还美名其曰为升华创新,是当代书法失去传统法度的根本原因。书法家阎景山先生的作品则精研覃思,专写正宗!
    阎景山老师德高望重, 书法创作不求闻达于天下,唯求书如其人,写的正大气象。先生习书,始于二王,参意苏、米,取颜筋柳骨,秦篆汉隶魏碑诸书皆成,博涉多优,尤其以刚柔相济的行草遂心应手!
    书法本为线条的艺术,阎先生于书法线条类万物之象,把速度与力度控制得相当精妙。速度快时如飘风骤雨惊竦竦,速度慢时恰如落花飞雪何茫茫。以碑学立骨,以帖学传神,众幅行草作品,碑帖之韵十足,点画飞弛,高低有趣,乍眼之时看似朴素,细细品味实则气度超然也!这就是春秋不辍的磨炼之后,取法为上,得法亦为上乘的造诣。人书俱老,莫不如此。
    阎景山先生书法,法度严谨,功夫正宗,深师碑帖,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和锤炼天质自然,以书抒情,尽写洒脱!其人格上的平淡和从容,都随笔墨化为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睿智。书法即有风度,也有风骨,可以在一点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也可以在一点之内殊顿挫于亳芒。笔墨最抒情,复夫何求!
    在书法创作上,先生则是十分注重于气的修炼,笔未到气已吞,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成功地找到了个人、现代丶传统三者之间的融合点,实现了书法意、象、境的完美统一,同时在笔墨当随时代的探索中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纵观其行草书作,作品中的笔意和意韵是饱满的,整个笔法遒劲流畅,挥洒自如,似龙飞凤舞,汪洋恣肆,笔迹时沉着内偃,时侧重取逸,通幅笔墨虽有王羲之与怀素等人的笔意,但先生却能够习古而不泥古,如此实乃道法自然,不假雕琢,独出新意,自成一体!
    在字体加架构和布局等方面,先生亦有奇绝之处,字字行草,于刚劲中显柔韧,于拙朴中见俊秀,浑厚挺拔,云卷云舒。观其字,犹如观临茫雾大海,唯有耐心耐性,才可追寻到其书法之真韵,欣赏到最精彩之处。
    阎老师是当今书坛坚持翰墨正脉的书法家,他深研经典,碑帖兼融,其自始至终都在实践着一位书法家所应具有的文化立场和时代担当,为当代习书者提供了极为鲜明的人格本真与参照,正所谓胸怀大境,不重小技也! 锋纤往来,铁点银钩。朴拙浑穆,人书倶老。
    书法界综合型的书法家是少见的,毕竟想要达到专而博,博而精的书法境界,其要求还是十分苛刻的。而阎先生,则是一位真真切切的综合型书法家,无论是正书还是草书,亦或隶篆诸体,都在先生的笔下达到了至臻境地,作品既有传统佳韵,亦不失新时之风。起笔落笔,金书锦字。文化格局,古今永传!
 
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1年2月5日 于览艺斋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