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秦岭脚下一“字痴”----记渭南市华州区农民书法家白百忍

2016-05-03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王宁 点击:

分享到: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白家河村七十岁高龄的农民书法家白百忍老先生,白老先生笔名缺弦,为人随和、健谈,黝黑削瘦的脸庞上留下了岁月深深的烙印,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尤其谈起自己在书法方面的见解、历程,则更是滔滔不绝……

  白百忍先生年轻时曾是陕西省宁陕县林业局宁东林场的一名职工,1991年调回华县金堆林场,当时的林场不通电、土房土墙,晚上几个职工就在一个大炕上睡觉,除了看山守林,闲暇时间太多太多,该如何打发这孤寂的时光?直到1994年,将近知天命之年的白百忍忽然萌发练习书法的想法,因为他知道,大好的时光不能这样白白浪费掉,人的一生,该干点什么?!

  说干就干!废弃的报纸、树叶、林中的沙地……几乎都成了他练习书法的“战场”,一有闲暇,一个人就默默的练习。这时候, 周围各种声音接至而来:“你一个快五十岁的人了,还练什么字?哈哈,白先生只能写白字……”在这种冷嘲热讽中,白百忍在心里坚定的告诉自己:人家看不起自己,但我一定要看得起我自己,认准的事情一定要走下去!

  就这样,从1994年起,至今22年的人生岁月中,白百忍先生天天笔不离手,笔耕不止!他无师自通,拜字帖为师。一次,他听说一同事处有本欧阳询楷书字帖,就不惜步行十几公里山路去借,书借来后,更是爱不释手,工作时就将书别在裤腰带里,一有空就练、临摹。他说,练习毛笔字楷书是基础,每一个字的框架、布局、章法、结构全在这楷书里,必须从这里练起,牢牢地打好功底。在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先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擅长书写行草。他说,草书可以彰显一个人的个性,而且不拘泥一些俗套,可以写出自己的风格,推陈出新。

  二十多年来,白百忍先生一直坚守在自己的书法“阵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日落日息,持之以恒的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早在1996年,意气风发的他曾经赋诗一首,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誓把笔锋如北海,定叫笔根震南山。今生不达此目的,日后绝不归九天。”

  离开单位后,白老先生回到家乡白家河村,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白天忙于劳作,晚上经常通宵达旦的笔耕不辍,人生几十年的丰富阅历,勤勤恳恳的研习,他的行草更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字里行间洒透出一种气魄!一种雄风!一种精神!他的书法作品曾荣获华县老年大学组织的“北京老年书法比赛金奖”、“河南郑州全国姓氏书画展最佳创作奖”等殊荣。

  走进华州区莲花寺镇白家河村白老先生家门口长长的巷道,一行行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写满了白白的水泥地板;院落的墙上、地上,粉笔字也是雪白一片;简陋的书房里,到处堆放着各种字帖、写满字的旧报纸、光秃的毛笔头……

  这,就是一种精神!一位七十岁老人的奋斗精神!活到老,学到老,二十二年的坚守,只为心中那一方圣土!(记者 王育民)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