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下午,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资源化利用处、河南省畜牧总站主办,河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中农创达等协办的“第五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第32届中原畜博会期间圆满举办。
2020年畜禽粪污处理领域,膜覆盖堆肥技术是一大热点。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尹福斌副研究员在分享畜牧环境控制主题中,讲解了膜覆盖堆肥技术的优势,介绍了环发所基于该技术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纳米膜无臭堆肥机”,强调这套设备既能解决环保臭味问题,也给养殖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随后,中农创达区域总监马金铭带来《低成本、高收益、环保无臭——畜禽粪污纳米膜无臭堆肥解决方案》,她对市面上传统堆肥设备与纳米膜无臭堆肥机进行垂直对比,讲解纳米膜堆肥技术处理畜禽粪污的优势和中农创达模式在整县推进中的做法,分析了国内目前有机肥市场现状,分析现有整县推进模式中的各类问题,探讨未来整县推进模式新思路。
某地畜牧领导提到,当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较大,是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有不少规模化养殖企业,粪污处理问题近两年有所改善,但项目实施过程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资源化利用做不出利润”等障碍。
“有的企业也尝试过一些粪污发酵设备,但效果不太理想,目前不少处于搁置状态。企业经常被投诉,我们比他们还着急!”他说。
针对不少整县推进项目县实施主体存在的类似情况,马金铭认为,中农创达“N+1——分散布置、集中处理”的模式,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即通过县域半径、粪污量、养殖场、种植基地等信息分析,在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有机肥厂收粪点灵活配置纳米膜堆肥点,粪污就地化封闭化发酵腐熟,再运输加工为商品有机肥或直接还田。
这种模式的创新性在于“运肥不运粪”,解决了收储转运模式中鲜粪含水量大、气味大、运费贵、二次污染等问题,可使得设备配套减少50%,运输成本降低60%,运输效率提高70%。据悉,这一模式得到不少畜牧大县的认可,意向与中农创达建立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