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正文

以IMC架构的三大利器 “数”说ARCFOX的拓展格局

2019-05-24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采编网 点击:

分享到:

所有的格局,都是关于未来的布局。格局的拓展空间,自然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唯有具备可拓展能力的模块式汽车架构,才能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占得一席之地,这已是汽车业界的共识。作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ARCFOX,应时推出更具拓展性的架构——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凭借该架构中的动力底盘域模块、车身模块和智能电池模块,ARCFOX勾勒出清晰的未来版图。下面,我们不妨用数据细数一下这三大利器的战力值。
动力底盘域模块的战力值,不止是2.5至3米的轴距拓展
将底盘设计与动力总成进行综合考量,已成为一线汽车架构中一致采用的模块设置方式。在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当中,底盘设计与动力总成更被直接整合入同一个设计单元——动力底盘域模块。
通过此模块,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可实现轴距2.5至3米的拓展,满足从A0到C级,从轿车、SUV到Cross车型的全覆盖;而基于此模块研发的超级电驱系统,可实现动力输出100-750KW全覆盖,并满足包括集中式前驱、集中式后驱、前后驱组合、单\双电机的驱动等多种模式的动力驱动。
同行业中采用类似模块设置的,还有大众的MEB架构以及吉利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架构。其中,MEB架构同样可以生产不同结构和尺寸的车型,目前主要匹配后驱和四驱两种常规驱动;至于CMA架构,虽然也宣称可以将底盘和驱动系统自由组合,但实际覆盖车型尚限于从A0级到B级轿车或SUV,而且还兼顾了燃油车的生产,不像IMC架构那般,专注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拓展。就新能源汽车架构的拓展能力而言,动力底盘域模块无疑为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提供了一件大杀四方的利器。
车身模块的战力值, 不低于5星级安全的轻量化系数
轻量化的车身,可以带来更低的能源消耗。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中的车身模块,可将轻量复合材料拓展应用至多种车型的车身设计,并采用各种材料的连接技术让各材料无缝相融,在为造型设计提供更好自由度的同时,也让各车型的轻量化系数达到国际化水平。
更难能可贵的在于,多种高科技的综合运用,使得轻量化车身不再站在安全性的对立面。比如其上钢下铝的结构设计(宝马、奥迪等高端品牌能具备的成熟技术),可在大大降低用车与维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身的安全系数。ARCFOX旗下产品的安全系数达到5星安全标准,即使与源自沃尔沃安全科技的CMA架构相比,也是不落下风。
智能电池模块的战力值,岂止在500-700km的续航里程
对于高端和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电池技术仍是品牌竞争力的体现环节。IMC架构的智能电池模块,让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电池,来获得更实惠的价格或者更长的续航能力。
智能电池模块操作下的标准化全气候电池包,可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为平台预留500-700km的可选续航里程,同时支持超级快充和充换一体技术。而MEB架构的电池,主要满足500km以下的续航里程。应该说,相比大众的MEB架构,智能电池模块让ARCFOX的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在二者当前的电池技术比拼中,占得先手。
电池之争不仅仍会继续,而且还会向其他领域拓展。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的智能电池模块,将会实现充电15分钟即可续航400km的快充技术。电池能量密度达320~360wh/kg的电池,则会将目前的行业水平拓展到难以想象的领域。而无论是电池快充技术还是电池能量密度,也都是大众的MEB架构正致力提升的技术。
动力底盘域模块、车身模块和智能电池模块的运用,让ARCFOX打破了现有汽车研发、制造架构的边界,大大拓展了新能源汽车的无限可能。可事实上,作为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架构,这三大模块只是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42 个核心模块当中的三个而已。而且除了具有超级拓展优势之外,IMC架构还兼具超级智能、超级交互和超级进化共四大优势,堪称下一代的智能模块架构。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乃至更远的未来,ARCFOX值得获取一切美好期待。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