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小区电动车充电费实行价费分离,换电服务成本同步下调
近日,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4〕537号),自2025年4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将全面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明确充电费用实行“价费分离”,并严格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电费。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换电服务成本也将在政策推动与技术升级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降低,为消费者带来更经济、便捷的绿色出行体验。
充电费用透明化:价费分离与电价规范
新规要求,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需将电费与服务费分离标价,并明码公示,杜绝捆绑收费现象。居民住宅小区内的充电设施统一执行“居民合表用户电价”,相较此前商用电价,充电成本显著降低。以陕西省为例,小区内充换电设施由电网企业直接抄表到户的,可选择峰谷分时电价,进一步优化用电成本。此外,多地充电设施已接入国家电网直供电,减少中间环节加价,部分城市充电费用降幅达20%以上。
换电服务迎来降价潮,多重利好助推成本优化
除充电费用调整外,电动自行车换电服务价格也迎来下行趋势。政策层面,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一步倾斜:例如贵州省对交回锂电池旧车换购铅酸电池新车的消费者,额外增加200元补贴;四川省则对同类换购行为提供最高600元补贴。此类政策直接降低了用户换电成本。
技术层面,钠电池的规模化应用成为关键推手。2025年雅迪等品牌推出多款钠电池车型,其原材料成本较锂电池下降30%以上,且具备快充与长寿命优势。随着钠电池产能提升,换电服务商的电池采购与维护成本同步降低,终端服务价格随之调整。
市场层面,行业竞争加剧倒逼服务优化。头部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换电套餐折扣”“免服务费体验”等促销活动。部分城市换电站点密度增加,规模化运营进一步摊薄单次服务成本。
政策衔接与未来展望
此次电价与换电价格调整,与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紧密衔接。通过淘汰老旧高风险车辆、推广合规新车及安全电池,政策既保障了用车安全,又通过经济杠杆引导消费升级。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以旧换新”与“智能化管理”结合,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长效支持。
2025年电动车充电与换电价格的双重下调,标志着我国绿色出行成本优化进入新阶段。在政策规范、技术进步与市场活力的共同驱动下,消费者将享受更实惠、透明的能源服务,电动自行车行业有望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提及的具体补贴标准及政策细节,请以各地官方发布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