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财经 > 正文

Transgene和NEC启动两项AI驱动型抗癌疫苗TG4050治疗卵巢癌和头颈部

2020-01-10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媒体合作国际文传 点击:

分享到:

  • TG4050推动治疗性免疫接种进入数码时代:结合了Transgene的病毒载体专长与NEC的尖端人工智能(AI)功能
  • 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完全按每例个体量身打造,通过生成免疫应答,靶向作用于高度特异性的患者肿瘤突变
  • 梅奥诊所(Mayo Clinic)Toulouse Oncopole开展的两项1期试验各入组了首例患者
 
法国斯特拉斯堡和东京--(美国商业资讯)--设计、开发基于病毒的免疫抗癌药的生物技术公司Transgene (Euronext Paris: TNG)IT和网络技术领先者NEC Corporation (NEC; TOKYO: 6701)今天宣布,评估TG4050的人体首剂试验已入组首批患者,TG4050是基于myvac技术的治疗性疫苗,由NEC的尖端AI功能驱动。在上述1期试验中,TG4050用于术后复发高危头颈部癌患者和手术及辅助治疗后的卵巢癌患者。
Transgene的高度创新myvac技术允许在极短时间段内生成基于病毒的免疫治疗药物,同时编码NEC新抗原预测系统识别和甄选的患者特异性突变。
 
TG4050按设计可靶向作用于最多达30个患者特异性新抗原(癌细胞突变)。上述抗原采用NEC新抗原预测系统甄选,该系统是一种业已应用于肿瘤领域的先进AI技术。该预测系统基于20多年的AI专长,并已在专利免疫数据上进行过训练,能够精准排序和甄选最具免疫原性的顺序。
Transgene运用其在病毒载体领域的专长,通过myvac™将甄选的新抗原顺序整合到改良安卡拉病毒疫苗(MVA)病毒载体的基因组中。公司还在厂区内设立了一处独有的良好生产规范(GMP)车间,专用于生产这一新型治疗性疫苗临床开发所需要的个体化批次TG4050。
 
Transgen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hilippe Archinard解释道:由于每例患者的癌症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开发的治疗药物将其实体瘤的基因签名转化为有力的高度特异性抗癌武器。TG4050基于一种MVA病毒载体,其生物学活性经过验证,能够激发抗击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我们与NEC 的伙伴关系确保TG4050受益于NEC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专长及其独特的算法,该算法用于甄选最多达30个患者特异性抗原,这些抗原能够促使该新型疫苗激发强烈的免疫应答。我们相信,处于免疫治疗药物与大数据科学交叉点的TG4050将预示抗癌新时代的来临。
 
NEC Corporation高级副总裁Osamu Fujikawa评论道:上述试验入组首批患者,看到TG4050进入临床,我们感到十分振奋。针对每例患者的AI驱动型个体化免疫治疗药物的实现又走近了一步。我们与Transgene的独特伙伴关系使我们能够发挥该公司重要的临床开发知识和经过验证的病毒载体投药平台的优势。我们希望TG4050 将造福于全世界的患者。 
 
TG4050有一项1期临床试验正在入组手术和一线化疗后的卵巢癌患者。该项多中心、单组试验将在美国和法国募集患者。该试验终点包括该治疗性疫苗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生物学活性。梅奥诊所的免疫学家、肿瘤内科医生Matthew Block, MD, PhD医生正在美国开展该试验;在法国,该试验将由Toulouse-Oncopole的Martinez博士和居里研究所的Le Tourneau教授开展。
 
TG4050还有一项1期临床试验正在入组已接受过一种术后辅助(一线)治疗药物的新诊断、局部区域进展、HPV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患者。该项多中心、开放、两组试验将在英国和法国收纳患者。患者将在完成辅助治疗后接受TG4050单药治疗,或在复发时接受TG4050联合标准治疗。该试验终点包括该治疗性疫苗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生物学活性。在法国,该试验正由Toulouse-Oncopole的Delord教授和居里研究所的Le Tourneau教授开展;在英国,该试验由南安普顿大学的Ottensmeier教授协调。
 
上述两项研究均由Transgene申办,Transgene和NEC共同资助。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