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财经 > 正文

山东阳信农商银行信贷产品新闻发布会

2019-09-30 来源:中国民生网 责任编辑:媒体王洪德 点击:

分享到:


 中国民生网9月30讯(记者 王洪德 魏丽丽 闫勇 通讯员 刘晓叶)9月30日上午,阳信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第一牛县信贷产品新闻发布会在阳信县政务服务中心新闻厅召开。阳信县地方金融和国有资产服务中心主任郭长林,阳信县畜产品行业协会会长董事长杨广富,中国民生网、大众网、阳信电视台、阳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及阳信农商银行总行党委班子、各支行行长、各部室经理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郭长林主任、刘伟董事长、杨广富会长分别代表政银企三方进行了发言。阳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霍振洪发布推介了“牛贷”畜牧产业链贷款产品,并与受邀到场的媒体记者就阳信农商银行产品、服务及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问答。


    阳信县是鲁北肉牛养殖大县,也是著名的全国畜牧百强县,肉牛产业一直是阳信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阳信农商银行作为阳信县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基础客户群体最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始终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积极加快产品创新、完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内涵,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落地。

   “牛贷”畜牧产业链贷款产品就是在此背景下推出的一款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特色产品,是有针对性地向县域内从事肉牛养殖、屠宰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客户推出的系列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及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产品,具有五大优势:
  一是贷款对象涵盖畜牧产业链各环节客户。从产业链低端的饲草种植、犊牛繁育,到中端的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再到尾端的物流餐饮配送等,凡是畜牧产业链环节的客户均可办理“牛贷”系列产品贷款。
  二是贷款额度一次核定、循环使用、随用随贷。对于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我行年初根据其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信用状况等情况一次核定全年授信额度,一年当中在授信额度内可以循环使用。对于产业链的种养大户、养殖散户、个体经销户,我行根据其经营及资金需求情况一次授信,核发贷款卡,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随用随贷、灵活用信,使用贷款缴纳利息,不用贷款停止计息。
  三是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周期灵活确定。“牛贷”畜牧产业链贷款产品的期限,可以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客户具体的生产经营及回款情况自主灵活确定,如,饲草种植类贷款到期日可以灵活设置在农作收割二个月后,育肥养殖类贷款到期日可以自主设定在养殖周期结束后的一个月内,餐饮经营、皮革加工、生物研发类贷款期限则可以适当延长,“牛贷”产品贷款期限最长可达三年。
  四是担保方式灵活多样,小额贷款免担保。“牛贷”畜牧产业链贷款产品主打担保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担保模式,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购销关系及商品资金流动情况,由上下游客户间提供担保。对于小额贷款担保难问题,在我行申办的小额贷款可以借助全线上的“信e贷”全信用免担保办贷模式,使用我行手机银行自主申请、自助放款,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5万元;也可以借助“家庭亲情贷”模式,通过核心家庭成员父母与子女间担保、非核心家庭成员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间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还可以借助“鲁担惠农贷”方式,借款人按协议缴纳一定担保费用,由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
  五是贷款利率根据经营主体、担保方式、贷款期限合理确定。根据担保方式不同,信用类、保证类、抵押类、质押类“牛贷”畜牧产业链贷款利率依次降低;根据贷款期限不同,一到三年、一年以内“牛贷”畜牧产业链贷款利率依次降低。从整体利率定价情况看,“牛贷”畜牧产业链贷款利率较其他一般生产经营性贷款利率更低。

  此次新闻发布会搭建了一个多方共商发展前路、共绘发展宏图、共享发展成果的大好平台,为阳信县域畜牧产业链条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点。

中国民生网投稿热线13954399667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